本次培训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结合当前检察机关双语办案和翻译工作中的履职能力及素能短板,进一步提升八省区蒙汉双语检察人员素能,不断推进八省区蒙汉双语检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10月12日,自治区检察院组织举办的八省区检察机关蒙汉双语人员培训班在锡林浩特开班。来自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兄弟省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院的90余名双语检察人员参加为期3天的培训。自治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健,自治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郑佳玫,锡林郭勒盟检察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子刚出席开班仪式。
李健、曹子刚分别代表自治区检察院和锡林郭勒盟检察分院致欢迎辞,对参训的八省区双语检察人员表示欢迎并问候,同时分别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区情、全区检察机关工作情况以及锡林郭勒盟盟情和锡林郭勒盟检察机关双语工作情况。
李健代表自治区检察院党组和李琪林检察长对本期培训班的顺利开班表示祝贺。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总要求,结合实际提出并一以贯之地坚持“四个必须”“七个聚焦”和“五个落实”的工作思路,全区检察工作开新局、谋新篇。今年以来,全区检察机关以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为“主线”,以强化法律监督和队伍教育整顿为“主轴”,以提高政治、法治、检察自觉为“主旋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司法办案,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步。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民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双语检察事业发展,推进双语检察队伍建设,自治区检察院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举办八省区检察机关蒙汉双语人员培训,自治区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在师资安排、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希望广大蒙汉双语检察人员通过这次培训,提高能力,积累经验,增长本领,推动蒙汉双语检察工作取得新进步。
郑佳玫就做好培训工作提出要求,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组织开展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举办这次培训班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举措。通过培训,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要引导大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用“群众听得懂的法言法语”办理双语案件,让民族语言与法治同行。要提升业务素养和办案能力,告别“夹生干部”,争当“行家里手”,依法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创新思维推进双语检察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选”好双语干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通过考录、遴选等方式,统筹做好双语人才引进工作。合理设置资格条件,最大限度吸引既精通法律业务、又熟练运用我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双语或多语种高层次人才充实到检察机关。其次要“育”好双语干部。有计划组织集中培训,选好配强双语师资队伍,完善教材体系,建立双语培训精品课程库,推进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探索建立选派优秀年轻双语干部到蒙文案件和双语案件相对集中地区挂职锻炼机制,突出专业能力培养,提高能力素质。再次要“用”好双语干部。建立完善双语人才选拔任用长效机制,对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双语人才,一并纳入本单位后备干部队伍。在员额遴选、职级晋升、干部任用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使用双语骨干力量。最后要“管”好双语干部。建立和完善本单位、本地区双语人才评价标准和手段,构建起以检察业绩为重点,综合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的双语人才评价体系。充实完善双语人才“智库”,加强人才库的动态管理。要严格管理、端正学风,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珍惜机会、潜心钻研。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参加培训,联系实际进行研讨,把学习所得及时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动力,真正做到学用相长、以学促用。要加强交流、共同提高。充分利用好这次培训搭建的交流平台,深入研讨当前双语检察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和对策措施,达到潜心向学,学思互动,增进友谊,共同提高的目的。要严格纪律、服从管理。严格执行培训班的各项管理规定,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要求,时时处处维护检察干警的良好形象,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学习上,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开班仪式上,还向学员们赠送了自治区检察院编译出版的《蒙汉对照刑事法律词典》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书籍。
据悉,自治区检察院立足前期培训需求调研,精心设置、量身定做课程内容。为确保培训效果,专门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教授、检察官从政治理论、最新法律解读、典型案例到蒙古文数字信息化、蒙古语言文字使用等方面授课,涵盖了站位高远的政治理论课、实战性强的案例分析课、感染力深的心理辅导课、创新科学的信息化课等,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检察实务,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为确保此次培训安全,所有参训学员持防疫健康信息码报名签到,安排专人负责培训学员体温检测工作,动态检测学员健康状况,做好安全防护工作。